目前有很多企业在进行锅炉清洗中有很多不规范的现象,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锅炉清洗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锅炉清洗不规范主要体现
不添加酸洗缓蚀剂
酸洗缓蚀剂的作用是减缓或防止酸洗过程中金属的腐蚀, 保证被清洗设备和装置在酸洗除垢的同时,不遭受酸液的腐蚀破坏。
许多业主只通过目测来检验清洗是否合格,目测只能看出清洗是否干净,忽视了清洗中最重要的指标--腐蚀率和腐蚀量。 腐蚀率和腐蚀量用肉眼是看不出的,一些清洗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在酸洗时就不加酸洗缓蚀剂。
清洗循环系统设计不合理
清洗过程中,采用清洗泵或泵站进行强制循环是提高清洗效果和保持清洗液浓度均匀的重要手段。
有的施工单位在清洗过程中采用浸泡的清洗方式导致清洗效果极差,或者有一些只采用人孔进液、锅筒排污出液的简单循环方式,导致在清洗过程中各个被清洗部位清洗液浓度不一样,水冷壁管和联箱内等部位清洗不彻底,即使清除一部分污垢后也无法排出系统,出现清洗前锅炉还好,清洗后锅炉爆管的事故。
清洗废液的乱排放
化学清洗产生碱洗、酸洗、漂洗和钝化废液, 废液不处理达标排放对环境产生污染。处理废液成本较高,导致清洗后废液直接排入地沟,污染环境。
正确方法的方法是,化学清洗后产生的碱洗、酸洗、漂洗和钝化废液,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
锅炉加温方式不当
冬天气温较低,锅炉进行酸洗时, 由于一些单位没有蒸汽,而使用电热管加热效果又不理想。有些清洗公司直接点炉给酸液加热,结果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炉管严重腐蚀并泄漏。缓蚀剂都有它的使用温度限制,如超过此温度限制, 缓蚀效能下降十分明显,使酸液的腐蚀性能加快。
无化学分析检测
化学清洗是一个十分严密的过程,由于一些小的清洗企业不具备化学分析检测能力,至使清洗终点凭以前的清洗经验和对锅炉清洗程度的估计判断。
一是化学清洗不彻底,有些垢没有完全清洗干净。
二是清洗时间过长,形成过洗现象,清洗效果不好。
进行二次清洗会浪费原材料,并且耽误时间,形成过洗现象会加重锅炉的腐蚀, 造成锅炉金属承压能力下降, 为以后锅炉的正常运行,留下安全隐患。
不进行钝化
化学清洗完毕后不进行钝化钝化过程其实是干净的锅炉本体表面与钝化剂一次重新反应的过程。由于钝化的控制点要求比较严格,如果控制不好,钝化会失败。
常常酸洗完毕后只进行简单的中和,就结束清洗。这样造成清洗干净的锅炉表面容易产生二次浮锈,锅炉的阻垢能力下降,易产生锈蚀 。
锅炉化学清洗存在不规范现象对于锅炉的使用寿命、安全运行、节能生产、环境保护等产生了不良影响。消除上述不规范现象,保护业主设备,避免安全隐患和环境是非常必要的。